演唱会门票秒光背后,谁是“操盘手”?
2024-10-21 07:01
(新华社发)
(图片来源:“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
□ 本报记者 王 慧
10月12日、13日,“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在南京掀起热潮。数以万计的粉丝从四面八方涌来,抢到票的幸运儿尽情狂欢,未能如愿的歌迷只能带着小马扎在场外“蹭热度”。
“如今演唱会门票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很多歌迷感叹。今年,全国演艺市场热度持续走高,演唱会“开票即秒光”成为常态。然而,歌迷抢不到的演出票大量在黄牛手中“流转”,并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额溢价售出。一边是正规渠道求票无门,一边是黄牛票源充足坐地起价,在实行“强实名制”购票的当下,黄牛票究竟从何而来?近日,记者采访多位歌迷、演出商和业内人士,试图拨开演唱会“一票难求”背后的迷雾。
一票难求,
演唱会门票都去哪儿了
定好的闹钟响起,无数次刷新和点击之后,屏幕上依旧出现“售罄”字样。为了抢到11月9日周深苏州演唱会的门票,90后公司职员陈明惠提前多日登录购票APP填好个人信息,并求助朋友们用多个账户帮忙抢票,“一顿操作猛如虎”,但所有人一无所获。失望之余,陈明惠“转战”某二手交易平台,发现有大量票务发布的演唱会票信息,卖家信誓旦旦地表示:“票源充足,各个价位都有。”还有卖家不停催促她尽快下单,“再过段时间买,就不是这个价了。”
今年,全国演出市场迎来井喷式爆发。《2024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显示,大型演出市场上半年呈持续上升态势,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34.73%,观演人数同比增长63.35%。
演出市场火爆的背后,很多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想看一场演唱会实在太难了。一位文旅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以前总有人想方设法地找他要赠票,现在朋友们都是捧着“真金白银”,求他帮忙买一张正规渠道的票,可他依然无能为力。
供需失衡是“一票难求”的主要原因。“观众积压数年的观演需求爆发,很多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更愿意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江苏省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杨润森认为,只要是稀缺资源,就会成为“黄牛”倒卖的对象。以今年9月周杰伦南京演唱会为例,原先预计4场演出共有24万人次观演,结果仅在大麦APP上标记“想看”的人数就已超550万。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检索关键词“票务”,发现不少账号都在销售演唱会门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许多瞬间售罄的热门演唱会门票,在票务手中却仍有不少,各种价位一应俱全,且无官方限购两张的要求,甚至承诺位置“连座”。
黄牛溢价倒卖门票,并不新鲜。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提出,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需要保持一致。针对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则明确了扩充可公开销售门票的比例,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
“强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牛活动空间,若电子票与观演人信息不匹配,将导致无法入场。但从今年的演出市场来看,五花八门的黄牛票仍层出不穷,很多买不到票的观众既纳闷又气愤:官方渠道一票难求,黄牛手中的票究竟从何而来?
“强实名制”下,
黄牛如何“变”出票来
记者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在谈及该话题时都十分谨慎。“票务市场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里面存在一些潜规则。”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我所知,有些演唱会公开销售的票不足总票房的50%。”曾经在南京某票务公司工作的小朱表示,虽然文旅部门明确规定,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一场演出到底开出多少票、其中又有多少是公开发售的,相关信息并不透明。另一方面,主办方还会留给演唱会团队、赞助商、各协办单位等一定的公关票,很多不可出售的“赠票”经过层层转手,成为“黄牛”的票源。
一位在演出市场“摸爬滚打”15年的南京演出商也告诉记者,自己曾经遭遇黄牛们集体上门“谈业务”的情况,“黄牛在没有一张票的情况,就已在二手平台开启预售,带着100万元的网络订单来谈业务,要求以八折价格团购门票,然后根据演出受欢迎程度以原价或加价卖出去。”
这位演出商坦言,演出商和黄牛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现在演唱会成本水涨船高,一些艺人的排场越来越大,有的要求包下酒店一层楼,有的还要求包机出行,场地租金、人工搭建等费用都在上涨。但由于政策原因,演唱会票价不能定得太高,当演出票不足以覆盖演唱会成本时,一些演出商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便截取大量“公关票”,以更高价格直接交给黄牛,黄牛又层层加价卖给消费者。这也是演唱会门票溢价现象愈发严重的一个原因。
“把票交给黄牛,一些热门演出可以赚取更多利润。面对一些销售不佳的冷门场次,黄牛又可以给我们兜底,降低市场风险。但这样做无疑是在法律的边缘试探,从长远看将会扰乱整个演艺市场的发展。”这位演出商说。
另外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是,在“强实名制”之下,黄牛如何倒卖票务?
歌迷章小姐告诉记者,黄牛通过各种渠道拿到的内部票,可以分为录入票和邀请函两类。所谓录入票,就是直接把购票人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告知黄牛,由他们在系统录入信息后,便可以在大麦等平台看到票务信息,通常在演出前一周出票。而邀请函则是黄牛直接给买家提供二维码,购票人自己扫码录入信息即可。
除了加价倒票之外,黄牛还针对强实名制提供一种代拍业务。“黄牛会提前在网上兜售代拍业务,预先收取一定代拍费,并提前将顾客的身份信息录入系统进行代拍。像周杰伦、五月天这样级别的,黄牛代拍费基本在2000—3000元,其他演唱会的代拍价也需1000元。”章小姐说:“黄牛用的是专门软件,几秒钟内就能抢购成百上千张门票。普通人的手速怎么可能拼得过机器呢?”
市场火爆,
如何遏制“黄牛”野蛮生长
黄牛市场野蛮生长,导致欺诈事件屡见不鲜。“如果能买到票,谁愿意去找黄牛呢?”在南京某IT公司工作的程先生叹了口气。今年7月,他花费2400元通过黄牛购得两张凤凰传奇合肥演唱会门票,但抵达合肥才知道,黄牛手中并没有票,仅是买通了现场保安,安排他在检票口悄悄混入,进场后甚至连座位也没有。
今年9月的周杰伦南京演唱会,更是黄牛诈骗的“重灾区”。一位歌迷向记者诉苦,自己花费3000元购买了一张“录入票”,临近演出,黄牛却迟迟不出票,再联系黄牛时,对方表示没票了,后续会安排财务进行退款,但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财务,黄牛是明目张胆地诈骗。”
近期,江苏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蒋文也接到不少被骗消费者的咨询。蒋文介绍,强实名制下黄牛会“一票多卖”甚至“无票多卖”。“黄牛网络中会有多层代理,上层黄牛拿到内部票之后会往下级传,进而层层加价,有时候一两张票能卖给很多人。最终他们会选择出价最高者‘出货’,而面对众多付了钱却没有拿到票的消费者,黄牛往往会直接‘跑路’。”
黄牛为何如此猖獗?蒋文律师解释,“诈骗的刑事立案标准一般是在3000元以上,一些黄牛会故意将诈骗金额控制在这个标准之下,以规避刑事处罚。交易过程中,很多消费者连黄牛的真实身份信息也没有,这给相关部门调查取证带来极大困难。很多人权衡维权费用和时间成本之后,只能选择不了了之。”
一边是演出市场火爆,提振行业信心;一边是一票难求,歌迷抱怨遗憾。如此乱象,究竟该如何整治?
此前,江苏省消保委曾对“强实名制”购票提出建议:文体演出行业可以参考铁路售票机制,完善购票、退票等流程,完善售后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的“候补”“退票”流程,避免“黄牛”票在二级市场泛滥。
“我们应通过增加场次、延长时间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市场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杨润森提到今年7月1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批复,其中提出,将外国投资者、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台湾地区投资者投资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演出经纪机构的审批权,下放至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审批权限下放到地方城市,审批效率或将提速,意味着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演出在南京上演,一票难求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演出商建议,票务制度需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包括演出的总票数、普通票、录入票和邀请函的数量等信息都应明确公开,实现每一张票都可实名溯源。他特别点赞了此次刀郎南京演唱会的票务管理,“这一次,刀郎的女儿本人控制票务,直到开演前一天才释放了少量内部公关票,有效压缩了黄牛倒卖的时间,减少内部票流向市场。”
蒋文律师建议,打击黄牛倒票行为,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实名制购票政策以及售票平台保证金制度;消费者也应提高维权意识,用好法律手段;相关部门需加大对黄牛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还需要积极研究对策,堵塞黄牛抢票的技术漏洞,他建议可以参考12306铁路售票的订、改、退模式。此外政府也应加强引导,呼吁大众从正规渠道购票,维持公平的市场秩序。
在全国各地大力提振消费的背景下,演唱会经济正在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新引擎。人们观演热情持续高涨,演出主办方、票务平台、消费者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演出市场的公平、健康、有序、繁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