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返利?冷静点,它排电诈第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4 02:35

原标题:刷单返利?冷静点,它排电诈第一!

美编赵云萍/制图

来自昆明市反诈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截至3月15日,全市因被电诈而报警的案例中,最多是刷单返利类、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最易受骗的人群是一般职工和待业人员(详见图表)。

近期 骗子喜欢用这7类手段诈骗

昆明市反诈中心公布今年发生的7起典型案例,均为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应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1.刷单返利

今年2月9日,赵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关注淘宝店铺、给明星点赞即可赚取佣金,赵某按要求接了任务。对方要求赵某下载“*讯通”App,在“接待员”指导下开展任务。“接待员”让他下载注册“**公益”App,向“**公益”App充值积分,完成4个任务才能提现,取出预存本金和佣金。赵某先后9次向对方提供的微信收款码和银行卡账户转账共50000元,多次无法提现被对方拉黑后,才发觉被骗。

总结:骗子称仅需要网上兼职刷单、充值返利等操作就可实现收益,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

2.贷款、代办信用卡

今年2月5日,徐某接到一条短信,称徐某有30万元的贷款额度。徐某通过短信的链接下载“**借”App,按照操作流程贷款时,贷款平台客服以“验证流水”“预存所借金额的20%”为由,让徐某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款。徐某向对方银行卡先后转账3笔共9900元,对方又称“银行流水不够”,让他再存17600元,徐某发现被骗报警。

总结:骗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急需资金者提供贷款,利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便要求先打款,以此实施诈骗。

3.虚假投资理财(杀猪盘)

今年1月,姜某通过社交软件认识网友“花仙子”。“花仙子”自称从事证券交易,赚了很多钱,邀请姜某一起投资项目。姜某很有兴趣,“花仙子”给他发股票走势图片,继续鼓动他投资。姜某按照“花仙子”的指示,在“**IM”平台上充值,第一次投了300元,真的赚了钱;姜某又投了6000元,又“秒赚”1000元,平台账户显示余额为7000元。当姜某无法提现,平台客服以“需要继续充值”“平台系统有问题”让姜某继续充值,姜某才发现被骗。

总结:骗子在网络上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受害人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以知道平台漏洞可以带受害人赚钱为由,推荐受害人点击不明链接进入虚假平台、App后,进行网上投资理财、炒数字货币、网购彩票、博彩赚钱,编造虚假盈利数据引诱受害人转入资金。

4.冒充电商物流客服

今年1月,沈某花50元网购一双鞋子。一天后,沈某接到电话,对方称沈某购买的鞋子有质量问题,可“一赔三”,让沈某下载“钉钉”,工作人员“郭小杰”会处理理赔事宜。在“郭小杰”的诱导下,沈某通过贷款小程序借了9500元。“郭小杰”称9500元是赔付平台多给的,需要沈某将钱转回,否则会影响沈某征信。沈某在向对方银行卡转账9500元后才发现被骗。

总结:骗子冒充购物网站、物流客服,以购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需要退款等理由,诱导受害人在其他借贷平台上借款,再以退款平台出错需要受害人返还赔付金为由进行诈骗。

5.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

今年1月31日,罗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的警察。添加微信后,对方称罗某的身份信息泄露,在上海开设的银行卡中有一笔涉案资金需要清查,要求罗某将所有钱通过银行卡先转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调查清楚后再退钱。罗某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号转账140000元后,对方还要求罗某继续转账。罗某让对方退回时,发现已经被拉黑。

总结:骗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最大。

6.虚假购物、服务

2月9日,李某看到陌生人的QQ空间可购买手机,李某与其联系并选购了一部手机。“客服”联系李某,要求充值500元进行验证后才能发货,并给李某两个QQ号,让李某分别往两个账号充值;之后又要求下载运货中心App,继续支付一笔金额就可以在第二天10:00前发货;次日,李某联系发货客服,客服称还需300元办理发票……在多次转账后,李某发现被骗,共损失3262元。

总结:骗子以低价在购物平台、二手交易网站上发布商品,受害人购买后,就失去联系。

7.冒充领导、熟人

今年2月12日,周某在上班时收到妹妹的QQ信息,“妹妹”称自己急需用钱但微信无法提现,想先把钱转到周某卡上,再把钱转到一个朋友的微信上。随后,“妹妹”向周某发了一张转账成功的截图,周某向对方提供的微信账号转账4800元。一天后,周某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并没有收到转账,才发现被骗。

总结: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唐丽)


(责编:徐前、朱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