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中国汽车既是引领者,也是拓荒者。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何增荣
" 所有人都知道,在进博会上卖不了几台车,为什么这些车企还要去呢?"
确实,对于一些车企来说,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参加大大小小的车展那么简单。从 CES 到进博会,这些原本不属于汽车品牌商的舞台,却总是能出现不少车企的身影。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这些展会的添头罢了。
从本质上来看,这是车企们积极拓展展示空间、寻求更多合作机会、以及向公众展示其创新实力和品牌魅力的重要举措。这似乎看上去是一个合理的理由,但结合当下的中国汽车消费环境来看,这样的解释又变得苍白很多。
这几年中国车市的现状大家有目共睹,本土汽车与外资汽车的对立越发明显,并且在很多舆论环境中,外资汽车品牌们已经节节败退、不堪一击。无论是外资的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产品,都无法在现在的车市激起半点浪花。
而根据各方的渠道信息显示,今年的进博会上,是这么宣传的:本届进博会,全球 15 大汽车品牌同台比拼,并均将新能源车型与智能化作为重头戏。不仅带来多款新车,还集中展示了面向未来出行的前沿技术。
实际上,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小米 SU7 Ultra、小鹏 P7+、银河星舰 7...... 汽车界的大新闻更偏向于晒新车订单。即便是 11 月 7 日最重磅的 AUDI 新品牌发布,都没上热搜。那么对于这些外资汽车品牌来说,在进博会亮个相还有意义吗?
规模与周期
如果有人去过今年的进博会,会发现一件很不一样的事情,宣传中的 " 新能源车型与智能化 " 展示其实并没有占多少比重。原因其实很简单,对于外资车企来说,展示 " 新鲜 " 的东西是它们参加进博会的目的,但我们熟悉的 " 新能源车型与智能化 " 就是它们最 " 新 " 的东西。
所以,确实有一部分车企展示了从未公开亮相过的新能源车型。比如日产汽车展出了 Epic 概念和 Era 概念车,但这两款概念车仅限于在展台上 " 围观 "。本田则展出了烨 S7、烨 P7、烨 GT CONCEPT,这三款车则是实打实的可以坐上去体验。
其他的车企像丰田、奔驰、宝马、沃尔沃、大众、奥迪、保时捷、现代等车企,它们最新的电动车也就那么几款。这些外资车企在推出电动车的速度上,不可能像中国汽车品牌那样,从亮相到上市最快只要 3 个月左右的时间。
所以,很多外资车企的新能源车并不算 " 新鲜 " 的东西,更不用说像福特、捷豹路虎等这样的品牌,本身就没有电动化的产品,或者说只有少得可怜的电动化产品。所以这样的品牌,与今年进博会的主题契合的并不深入。
其实要笼统的来总结参加进博会的外资车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在全球范围内有规模销量的品牌,比如丰田、大众、本田、福特、现代。而是拥有悠久造车历史的品牌,除了以上品牌还有奔驰、宝马、捷豹路虎、日产等。
所以很多品牌,更倾向于自身在这悠久的造车历史中,展示自己的汽车生态圈。最典型的就是丰田、现代和奔驰,这三家的展台面积也是最大的。
比如丰田,不仅展示了 1964 年出口中国的首款车型、已经进入丰田博物馆馆藏的皇冠轿车,也展示了如今在大街上行驶的 bZ 系列新能源车。更重要的是,其展示了其在氢能技术、绿色出行和惠普福祉方面的最新成果。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且常年销量全球第一的汽车品牌,其实后者才是丰田所要表达的东西。已经装车的 3 款氢燃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再利用、储能系统、福祉版车型、康复支持机器人、GR 运动品牌、Robotaxi 等等,确实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现代,带来了氢能产业、氢能产品、高性能及电动化等多领域展品。包括 NEXO 中国版、氢燃料电池轻卡 MIGH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巴士、氢燃料电池系统、IONIQ 5 N、全新 Elantra N、全新 Elantra N1 统规赛赛车。
比如奔驰,展出了涵盖油、电,车型种类包括轿车、SUV、高性能车等产品。比如梅赛德斯 - 迈巴赫 EQS 纯电 SUV、梅赛德斯 AMG C63 S E PERFORMANCE F1 特别版、梅赛德斯 - 迈巴赫 S 级轿车极夜版、梅赛德斯 - 奔驰标准轴距 E 级车运动版、梅赛德斯 - 奔驰 CLE 轿跑车等。
其实不难发现,这三家车企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与态度,代表着它们在悠久造车历史中的行动与布局,最终让它们成为全球汽车品牌的佼佼者。这非常值得包括中国汽车在内的所有汽车品牌学习,如何成为世界级的汽车品牌,这就是最典型的样本案例。
引领与拓荒
毫不客气的说,勤劳的中国人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在很短的时间内,非常高效地让自己参与到百年汽车的工业进程当中。如果说在油车时代,我们还是汽车工业中的跟随者。那么在电动化时代,中国汽车作为引领者,就要表现出引领者的姿态。
即便是一个全新的汽车时代的引领者,从本质上来看,我们其实就是处于新时代汽车的起步阶段。所以现在的中国汽车有一个起步阶段的明显特性:野蛮生长。这种野蛮生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积极的一面在于,野蛮生长意味着速度与激情。中国汽车企业在电动化的浪潮中,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尝试,不断推陈出新,打破传统边界。这种快速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创新。
然而,野蛮生长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在追求速度和规模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忽视了高质量发展。他们急于求成,引发市场的过度竞争和资源的浪费。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采取低价竞争等短视行为,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利益。
但如果通过更长的时间周期视角来看,所谓消极的一面,是起步阶段可以接受的容错。因为只有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才能筛选出真正有实力的车企。这种容错机制,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些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促使车企不断进行自我革新,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能够坚守初心、持续创新,并且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的企业,将会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丰田、现代、奔驰这样已经历经一个完整周期的车企,也要进行自我反问:我们的尽头在哪里?或者说,以中国汽车引领的汽车时代将会走向何处?未来的汽车产业又将展现出一副什么样的光景?车企们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以史为鉴,现在能想到的也不外乎这么几种:为产业提供动能、为了所有人的移动出行自由、创建美好生活、为社会谋福利。这些都是大道理,但也是很深的学问。现在的中国车企可能还不需要考虑这么长远,但终于一天,需要在这个新时代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杨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